內容預覽:
遇見健誌的時候我十五歲。隨著母親北上北京,繼父家境殷實,我有幸上了壹所女子高中。據說這所學校由英國基督教會資助,不僅教授私立學校的四書五經,還由壹位來自大西洋彼岸的金發女士教授西方語言。在我的課程中有壹種叫做自然科學的東西。我不明白,也不明白女士為什麽要叫小姐。只是她的金發讓我想起了家鄉的雞蛋餅,黃黃的,軟軟的,甜甜的。照鏡子的,是學校裏的壹個古文教授。據我學姐說,他當時剛考上清朝的秀才,不過好在他有幾個留學過的朋友,自己也愛好學西文,又有很深的古文功底,所以能在這個學校教書。
對於劍之的印象,似乎總是走廊裏的藍袍壹手拿著壹疊泛黃的書,匆匆而過,或者傍晚放學後在漆黑的走廊裏慢慢走。
由於我是壹個中產階級的學生,小時候只跟母親學過唐詩宋詞,五歲跟女夫學過女書四書,而我則經常跑到私塾的窗口偷偷翻看壹些《論語》《孟子》,西文根本沒有。卡珊德拉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