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扇
在甘肅省民勤縣,粉絲在端午節蒸。面扇是用發面蒸的,呈扇形,有五層。每壹層都撒上磨碎的熟辣椒,表面揉成各種圖案並染色,非常漂亮。這種飲食習俗據說是從端午節做、賣、送粉絲的習俗演變而來的。
2.油炸堆
在福建晉江,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炒樁”。所謂炸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紅薯粉等配料做成濃稠的糊狀,放在油鍋裏炸成壹大塊。相傳古代,端午節前是閩南的雨季,雨連綿不斷。人們說上帝紮了壹個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炒樁”雨就停了。人們說天空已經修補好了。這種飲食習俗由此而來。
3.茶葉蛋
在江西南昌,端午節要煮茶葉蛋和鹹蛋。雞蛋包括雞蛋、鴨蛋和鵝蛋。蛋殼塗成紅色,裝在五顏六色的網兜裏,掛在孩子脖子上,寓意祝孩子好運平安。
4.舞動蛋糕
端午節前後,許多食品店會出售“五毒糕”,即裝飾有五種毒蟲圖案的糕點。五毒糕其實是壹種玫瑰花糕,只是在糕點的最外層印上了蠍子、蟾蜍、蜘蛛、蜈蚣、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