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眾說紛紜,但大致成型於漢代。漢武帝時期,漢朝祭祀壹個叫太乙的神。據說太乙是當時非常顯赫的神,地位在五帝之上,虧欠漢帝,所以受到極大的崇拜。據傳說,另壹位漢武帝文帝也與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有很多別稱,如“綿繭、粉果、元寶、唐冰、元不驕”等。直到明朝永樂年間,它才被正式命名為元宵。元宵分為有餡和無餡兩種。無餡的小而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蓮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餃子”,有餡的大而形似核桃。北方的元宵多是甜的,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南方的元宵有甜、鹹、肉、素等,尤其是寧波湯圓和桂陽吳佳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