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蒓鱸之思的典故意思,蒓鱸之思的典故

蒓鱸之思的典故意思,蒓鱸之思的典故

1.“蒓鱸之思”說的是西晉人張翰的故事。

2. “蒓”,指的是蒓菜。

3.蒓菜屬睡蓮科植物,在我國黃河以南地域的池沼河塘中都有生長,尤以江浙壹帶為多,每年陽春三月是采摘蒓菜葉的最佳時節。

4.蒓菜味甘性寒,長久食用對人體很好。

5. “鱸”,指的是鱸魚,鮮嫩味美,長四至五寸,歷來為名貴魚品,我國沿海均有出產。

6.鱸魚味甘性平,營養價值很高,李時珍說它能“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多食宜人,曝幹甚香美,益肝腎,安胎補中,作膾尤佳”。

7. 張翰是蘇州人,在洛陽做官。

8.當時是齊王馬同執政,齊王任命他為大司馬東曹掾。

9. 有壹年秋天,張翰在家中和朋友小聚,正在熱鬧之時,忽然刮來陣秋風。

10.於是,張翰就想起了老家蘇州的蒓菜羹和鱸魚膾,他跟朋友們說:“人這壹輩子,最快樂的,莫過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哪能為了高官厚祿,為了壹個好名聲,而在遠離家鄉的千裏之處做官呢?這些年來,我壹直不明白這壹點,現在我終於想明白了。

11.” 張翰說走就走,第二天他就上書給齊王,說明了這個理由,辭官回鄉,過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