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壹般有三種,不同情況用不同的藥:
1,熱量重於濕度。
癥見熱盛,煩渴,心郁,惡心,便秘,脅肋腫痛,舌苔黃膩,脈滑。治療應以清熱利濕、通腑為主。可用茵陳蒿湯或甘露消毒丹。
2.濕的比熱的重。
不發熱或低熱,乏力,胸悶,惡心,口粘,小便不利,大便溏澀,苔厚膩,脈緩滑,宜祛濕化濁,用陳印四逆湯清熱退黃;
三種治療脾胃濕熱的中藥,每人只需壹劑,即可消除濕熱。
3.濕熱並重。
可以選擇三仁湯或者王蓮蒲飲;如果屬於膽腑郁熱型,則可見體色黃、目明,右脅疼痛放射至肩背部,熱盛或寒熱交結,口苦咽幹,嘔吐,便秘黃,舌苔黃燥,脈滑等。,治療應以清熱燥濕,利膽歸黃為主,可選用大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