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的食物叫作“刺身”這壹說法來源於日本。據說在15世紀時,日本北海道的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因為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所以經常會取壹些魚皮用竹簽刺在魚片上,以辨明種類。
這種在魚片上刺上竹簽和魚皮的方式,當初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這種方法不再用了,但“刺身”這個叫法卻被保留了下來。
也有種說法,刺身是“tachimi”的轉音,而“tachimi”是日本刀的意思,刀工壹直是刺身最關鍵的壹部分。只有好的刀工才能完成壹道精美的刺身,所以做刺身的日本師傅是壹道菜的核心。
刺身知識:
1、食材的選擇
刺身盡量以完全海水水產魚貝類為主,因為淡水生活的水產與陸地生物寄生蟲比較多,不過在日本刺身中,馬肉、雞肉也是鄉土美食風情的代表。
2、低溫保存
寄生蟲微生物不光可以高溫殺死,低溫同樣可以破壞其生存環境。東京都要求生食用海水水產必須經過冷凍,使中心溫度低於攝氏零下20度48小時,解除冷凍後也需要保存於攝氏10度以下。
3、刺身佐料
刺身以山葵泥(wasabi)和醬油為主要佐料,這些都有殺菌消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