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為三葉鬼針草或忍冬的全草。菊科植物。
夏秋季采收,曬幹。
藥材為幹燥的全草,長30 ~ 50厘米,厚3 ~ 8毫米,棱形,淺褐色,成脊狀。葉紙質薄,1羽狀復葉(三葉鬼針草)或2-3片復葉(金盤銀燈),幹燥,易脫落,有葉柄。花序幹燥,瘦果易脫落,圓形花托殘留。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最好是幹燥無雜質的。
所在地: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三葉鬼針草含有蒽醌苷。其品種三葉鬼針草含有“植物甾醇-B”,熔點為141 ~ 147℃,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藥理作用三葉鬼針草提取物對腸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幼莖和枝作為牲畜飼料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但由於它們含有更多的揮發油,它們會使牛奶有壹種不好的氣味。全草榨出的粗汁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小杯法),但對大腸桿菌無作用。
性品味
①《南寧醫學誌》:“苦。”
②廣東中藥ⅱ:“味甘淡,性平。”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
金盞銀盤_百度百科
/view/744969.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