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度[z ǒ ng Ji m: o]
釋義:古代男未冠女未嫁時的兒童發型。把妳的頭發梳成兩個發髻,比如妳的頭角。
詳細說明
1.古代兒童的頭發紮成兩個結,向上分開,形似壹個角,故稱總角。
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此院門口也有四五個才子小廝,都是手朝下站著的。”
2.從小借。
晉代《慕容》詩序:“從壹般角度聽字,白事不成。”
白話文翻譯:晉代陶謙《慕容序》:“我小時候已接受儒家修身齊家、平天下之道,如今頭發花白,卻仍無建樹。”
書法中觀察到的每個字的筆畫順序
擴展數據:
古人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稱呼,就像我們今天習慣用相似的90後、00後的名字來概括某個年齡段的群體壹樣,古將軍角、弱冠、物流也被用來指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因為古代的孩子小時候喜歡把頭發紮成兩小塊,看起來頭上有兩個小角,所以有“總角”的說法不過和弱冠不同,總角壹般用來指某個年齡段,而不是指某個具體的年齡點。所以在古代,總角可以是十三四歲,也可以是八九歲,沒有這麽嚴格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