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壹般指的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它是集宮廷菜肴與地方風味為壹體,不僅突出了滿族菜與漢族菜所具有的特殊風味,還包含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比如扒、炸、燒等樣樣兼備,可以說這是中華菜系文化中重要的瑰寶。
滿漢全席總***是有108道菜式,以東北、山東、北京、江浙菜居多,壹般來說分為南菜和北菜,其中南菜主要是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而北菜主要有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12道滿族菜。
滿漢全席來源
“滿漢全席”系官場筵席,始於清代,然正史闕佚,僅壹些筆記文集有錄,名曰:“滿漢席”、“滿漢大菜”。最初,官場中宴請嘉賓,先吃滿菜席,再上漢菜席,謂之“翻臺”,蓋賓客中有滿族和漢族,以適應不同飲食習慣之故。
而“翻臺”的結果,致使制作滿席和漢席的廚師間相互展開競賽,並汲取對方所長,以求席桌更為精美,嗣後,人們遂將兩席的饌肴去蕪存菁拼壹席,故有“滿漢全席”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