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人主訴臀部、大腿後外側疼痛,有時向下肢和會陰部放射,下肢活動時明顯。查體顯示直腿擡高試驗陽性或可疑陽性,下肢外旋試驗陽性,臀中下部壓痛。多數病人以椎間盤突出治療久治無效。
當梨狀肌受長期壓迫、外傷、勞損、受涼後發生痙攣、腫大,出現無菌性炎癥反應,繼而攣縮、粘連等,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引起類似於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走路、下肢旋轉活動或受涼後疼痛加重。
擴展資料梨狀肌炎的原理
梨狀肌屬臀肌中較小的肌肉,位於臀區中部,位置較深,與臀中肌處於同壹平面。借三個肌齒起於骶骨前面,肌齒附於骶前孔之間的骨面及骶前孔延伸的溝上,也起於髂骨臀面近髂後下棘處,及鄰近的骶髂關節囊,有時還起於骶結節韌帶的盆面。
肌肉從坐骨大孔穿出骨盆,並大體填滿該孔,此處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結構的重要提及點。梨狀肌借圓腱止於大轉子上緣內側邊。
肌腱位於閉孔內肌和孖肌總腱後上後,並常於它們部分融合。梨狀肌也可和臀中肌融合。坐骨神經在經過坐骨大孔時行於梨狀肌下方,當坐骨神經損傷時,易刺激其周圍梨狀肌產生炎癥性水腫。
百度百科-梨狀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