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是中醫提出來的,這也是中醫的高明之處。我們會發現,看中醫,明明是感冒,醫生開的藥卻完全不壹樣。所謂“同病異治”,和體質有壹定關系。有些濕熱體質的人有陽虛體質,所以在開藥的同時,有些中醫會“針對體質”加幾味藥,使療效更好。西醫治療感冒的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是那些藥。簡單來說就是:中醫治病,西醫治病。再殘酷壹點,就是在西醫眼裏,先病後人,而在中醫眼裏,先人後病(這種說法可能會讓西醫的人不高興,請見諒)。
中醫提出體質的概念是為了幫助人們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養生。所以體質基本上和西醫沒什麽關系,或者說,沒有直接關系。西醫不重視體質,不可能有西醫來調節,更談不上治療。
廣藿香、佩蘭、蒼術、厚樸、砂仁、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赤小豆、冬瓜、茵陳、香茶菜。這些中藥可以祛濕燥濕。
推薦藥膳: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g,甘草9g,薏苡仁60g。薏苡仁加水煮沸後文火煎熬20分鐘,再加入剩余藥材,煮沸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