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Liang yǒubǖqí
2、解釋:病:狗尾巴(wěi)草,很像小米,常混在苗中,比喻品質不好的人。有好人也有壞人,混雜在壹起
3.使用對象:限於人。
4.出自:李晴正式亮相第五十六章嘉寶:“先說當時捐款數量之大,各省等候人員非常擁擠,其中良莠不齊。”
5.辨析:“良莠不齊”和“參差不齊”都有不規則的意思。但好壞之分,意味著既有好人,也有壞人;混合在壹起;“參差不齊”是指長短高低不壹;指人的時候是指不同的層次。
例:我是壹個兼職的角色,害怕因為逃避而惹事。太平天國洪秀全重新整理聖旨。
6.適用範圍:不能用於等級、成就等。,重在質量。
7.同義詞:混淆視聽,混淆是非。反義詞:截然不同
8.典故
明代衡《留清筆記》記載,元代時,人們把郎、關、秀三人列為壹等,“秀”為最高等,“郎”為最低等。明代稱我為“無郎無秀”,意思是不能站得高。好的壞的不好,不高不低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