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也叫湯圓,正月十五吃湯圓是我們傳統的元宵節習俗,意味著老壹輩人看重和諧。他們總希望新的壹年家家和諧美好,萬事圓圓滿滿,和老人吃壹碗湯圓,這是來年的好兆頭。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詩詞,還有無數有趣的元宵對聯。
元初南宋末年,南宋壹個叫賈思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壹年,元宵節放燈籠,有客人摘了唐詩作燈籠對聯,“人間有明月夜,揚州有小紅樓十裏。”據說這幅對聯是中國最早的燈籠對聯。此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上懸掛壁燈對聯和門燈對聯,不僅為元宵節增添了節日的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清代安徽桐城人與張,素有“父子學士,第二宰相”之稱,二人都擅長詩歌。有壹年元宵節,張福像往常壹樣裝飾燈籠,燃放鞭炮。老總理發出聯測,“高燒紅燭映天,亮,光滿地。”小於婷正胡思亂想時,聽到門外有煙火聲,恍然大悟,說:“低點的煙火震動大地,聲音很大,壹口氣上了天。”對仗工整無縫,是絕妙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