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魚什麽模樣?怎麽個吃法?
鮎魚,又稱作胡子鯰、黏魚、塘虱魚,生仔魚。此魚的顯著特征是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胡須。鯰魚有三大,即嘴大、頭大、肚子大。其色別有兩種:壹種是青灰色,壹種是牙黃色,牙黃色的鯰魚身上有花斑。 鮎科動物鮎魚的肉。鮎魚又稱鯰巴郎、胡子鰱。分布於我國黑龍江、長江及珠江流域。獲得後,除去鰭、腸雜等,洗凈懸掛,使滴盡涎液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血,催乳,利尿。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於氣血不足或營養不良;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產後氣血虛虧,乳汁不足等。 [用法]入菜肴。 [註意]鯰魚卵有壹定毒性,不宜食用。 [附方] 1,香菜燉鯰魚:鯰魚1尾,芫荽60g。將菜塞入魚腹內,稍加香油,用小火燉熟。 本方取鯰魚補脾利尿以消腫,芫荽、香油均在於調味。用於脾虛水腫,小便不利。 2,鯰魚雞蛋羹:鯰魚1尾,雞蛋2個。鯰魚切塊,煮湯至爛熟,取汁,打入雞蛋,煮熟,以食鹽、生姜調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