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馬路yà mǎ lù
采用“軋馬路”的方式 談戀愛 是上世紀70年代以後在全國很多城市中出現的壹種具有當時 時代特征 的現象。當時的人們收入不高,休閑方式不多,文化活動有限,家裏住房緊張、人口眾多,而軋馬路既不花錢又能滿足兩個人單獨相處交流的渴望。
軋馬路壹詞,大連人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用得比較多,而現在用得少了。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住房緊張,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約會,往往到屋外馬路上,邊遛達邊傾吐心曲。
軋馬路壹詞經常可以在80年代的 小說 、 電影 、 相聲 等文藝形式中聽到見到,90年代之後用的就很少了。軋馬路也被壹些人錯寫成“壓馬路”
“軋馬路”壹詞,大連人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用得比較多,而現在用得少了。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住房緊張,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約會,往往到屋外馬路上,邊遛達邊傾吐心曲。從這壹時期走過來的已婚夫婦戲稱這些青年男女在“軋馬路”,意思是說他(她)們來回走,不斷走,慢慢地將馬路壓實了。也可以指普通朋友無事可做時,漫無目的的在馬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