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古代子宮叫什麽名字?

古代子宮叫什麽名字?

古代的子宮叫子宮。

子宮是人類和動物女性生殖器官的壹部分,是人類和動物的胎兒或幼蟲發育生長的地方。子宮是女性特有的器官。根據最新的現代醫學研究成果,子宮是女性的第六個器官,也就是說,女性有六個五臟六腑。

子宮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它位於盆腔的中心,在膀胱和直腸之間。子宮的大小與年齡和生育能力有關。胎兒長約7.5厘米,寬5厘米,厚3厘米。子宮可分為三部分:底部、身體和頸部。子宮腔呈倒三角形,深約6cm,上面兩個角是“子宮角”,通向輸卵管。下端狹窄為“地峽”,長約65438±0cm。峽部在懷孕期間逐漸擴張,並在分娩時形成子宮下段。

擴展數據:

子宮位置

子宮位於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腸之間。正常成年孕婦子宮處於前屈位,子宮的固定裝置主要是盆膈和陰道的支撐和韌帶的牽引固定。四對韌帶分別是子宮闊韌帶、子宮圓韌帶、子宮主韌帶和骶尾韌帶。

宮殿呈倒扁梨形,正面平,背面略凸。墻寬而小,上端寬而自由,朝前向上。下端較窄,呈圓柱形,插入陰道上部。成年女性子宮的平均長、寬、厚分別為7×5×3厘米,宮腔容積約為5毫升。

百度百科-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