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泥,蟬蛻於穢,除浮塵,不獲世人寵愛,無我也濁。漢代司馬遷的《屈原傳》。他像蟬蛻殼壹樣自動遠離泥水,擺脫汙染的環境,從而擺脫世俗,不沾染世俗的汙垢,不沾染汙泥,依然保持高尚的品格。
蟬除濁穢,即除汙穢環境。司馬遷稱贊屈原有兩個方面:稱贊他正確的政治觀點和偉大的人格;贊揚他在語言藝術上的深厚造詣。作者為屈原立傳,敘述了他的生平事跡,特別是他悲慘的政治經歷,表明屈原的壹生與楚國的興衰息息相關,贊揚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
司馬遷簡介:
司馬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山西河津),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的兒子任太史令,被後世佛稱為史謙、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究天人關系,通古今之變,成家言”的史學知識,創造了中國第壹部傳記和通史史籍(原名《太史公書》)。
這本書被公認為中國史書的典範,記錄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開國大典元年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