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
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產地為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幹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
擴展資料:
五味子的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700米的溝谷、溪旁、山坡。
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長在山區的雜木林中、林緣或山溝的灌木叢中,纏繞在其它林木上生長。其耐旱性較差。自然條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濕度均衡適宜的土壤上發育最好。
百度百科-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