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古代稱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壹書中,譽豆豉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壹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但把豆豉用於調味,而且用於入藥,對它極為看重。《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此記載,其制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豆豉是中國漢族特色發酵豆制品調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黃豆為主要原料,利用毛黴、曲黴或者細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質,達到壹定程度時,加鹽、加酒、幹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緩發酵過程而制成。豆豉的種類較多,按加工原料分為黑豆豉和黃豆豉,按口味可分為鹹豆豉和淡豆豉。
而蒸魚豉油是通常用來蒸魚用的壹種豉油,即醬油。是壹種具亞洲特色用於烹飪的調味料。制造醬油壹般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鹽經過制曲和發酵,在各種微生物繁殖時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下,釀造出來的壹種液體。制作醬油的原料因國家、地區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風味也不同,比較特別的是越南的魚露(使用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