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
yǔ·胡琴·sǔn。
(2)說明:
春天雨後,竹筍長得更多更快,意味著大量新生事物的湧現和繁盛。
(3)來源:
張松雷《吃筍》詩:“荒林滿春雨,新筍萌。”
(4)用法:
用作定語和賓語;指新事物。用作稱贊。
(5)同義詞:
無處不在,無處不在,多如牛毛,壹日千裏,星羅棋布,與日俱增,無處不在。
(6)反義詞:
九根牛壹毛,很少,很少,只有幾根,很少見。
用成語“雨後春筍”造句;
(1)這家餐廳的人氣真的是如雨後春筍,每次都要讓人排隊。
(2)由於市場需求的增長,這個行業的新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3)近年來,公共自行車站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全市。
(4)幾經換帥,這支球隊終於在新教練的帶領下雨後春筍般崛起。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個鎮的旅遊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百度百科-雨後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