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生於山區的草坡或灌木叢中,栽培於平坦土地上肥沃的沙土中,主要產於四川。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北至秦嶺和山東東部,南至廣西北部。
在栽培的第二年6月中旬挖掘,除去地上的莖葉,吸去泥沙,將母根與子根分開,母根曬幹後稱為“川烏”。根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向壹側膨大,長2 ~ 7.5厘米,直徑1.2 ~ 2.5厘米。表面呈褐色或灰褐色,有小瘤樣側根和亞根脫落的痕跡。
擴展數據:
生川烏相關信息:
1,表觀遺傳皮層為褐色木栓細胞;皮質薄壁組織中偶見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散在,長方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細胞腔大;內皮層不明顯。
2.韌皮部散布著篩管;內部偶爾可見纖維束。寒武紀多邊形。內外偶有1至數個異常維管束。木質部導管成排排列,呈放射狀或略呈V形。髓質很明顯。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3.四川吳對整地要求嚴格。馬鈴薯、玉米收獲後,要及時翻耕去坑,使土壤充分成熟,增加肥力,減少病蟲害。播種前犁兩次。暴露幾天使土壤充分均勻疏松,使地面平整細膩。
百度百科-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