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烤肉。膾和炙都是指人們愛吃的食物。
膾炙人口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kuài zhì rén kǒu,意思是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被眾人所稱贊。
膾:形聲字,從月,會聲,本義是指切細切薄的肉。炙是會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
出處: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五:“ 鄒容以無比的熱情歌頌了革命,他那犀利沈痛的文章,壹時膾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擴展資料:
膾炙人口的近義詞:喜聞樂見、愛不釋手。
1、喜聞樂見,拼音: xǐ wén lè jiàn,釋義:喜聞:喜歡聽。 樂見:樂意看。喜歡聽,喜歡看。形容很受大眾歡迎。含褒義 。
引證解釋:吳晗《臥薪嘗膽的故事》:“他的臥薪嘗膽的故事,兩千多年來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對就是這樣。
2、愛不釋手,亦作“愛不忍釋”。謂喜歡得舍不得放手。?
引證解釋: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知道您頗喜歡精印本《引玉集》,大有‘愛不忍釋’之概。”
百度百科-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