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鵝膏(Amanita virosa Lam),又名毒鵝膏(Amanita tall),被稱為鵝膏菌,但在中國沒有分布。子實體中等大小,純白色。
帽初期卵圓形,開傘後近扁平,直徑7-12 cm,表面光滑。蘑菇肉是白色的。真菌褶皺遊離,尖端密集,長度不等。柄細長,圓柱形,長9-12厘米,厚2-2.5厘米。菌柄基部呈球形,內部為實心或軟質,團藻較厚,近苞片狀或淺杯狀。
致命的白毒傘常叢生或散生於陰涼處,為菌根真菌,春季3-4月最常見。分布最廣,見於河北、吉林、沈陽、遼寧、江蘇、福建、安徽、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山西、廣西、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毒蘑菇的常見科屬:
中國發現的毒蘑菇約有435種,其中40多種有毒,可能致人死亡。常見的毒蘑菇多分布在鵝膏菌屬、牛肝菌屬、紅菇屬、側耳屬、平菇屬、側耳屬、側耳屬、側耳屬、側耳屬、口蘑屬、鹿屬等。
其中,灰鵝膏菌、蛇腹鵝膏菌、裂褶鵝膏菌、蒼白鵝膏菌、假蒼白鵝膏菌、條紋長蠕孢菌、杏鮑菇和紅菇是我國最常見的導致患者死亡的蘑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