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寶塔又名“魚香菜”、“羅勒”,粵東客家地區、潮汕地區人稱之為“金不換”、“滿園香”、“滿姨香”。九層寶塔出自壹個龐大的羅勒家族,因其葉、莖、花有濃郁的茴香味,故又稱羅勒。
九層寶塔全草具有祛風解表、燥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九層塔的生長區域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的熱帶地區。在中國南方的壹些省份很少種植九層塔。不耐寒也不耐旱,南方4月初出苗,北方5月初至5月中旬出苗。出苗時間與當時的氣溫有關。
擴展數據:
歷史背景:九層寶塔起源於印度、西亞等地,印度人視其為聖草,是神靈賜予人類的恩典。在印度,羅勒被視為神聖之物,在法庭上宣誓時,必須宣誓。其次,在印度,也相信佩戴九層塔葉可以辟邪。
羅勒由印度傳入中國,羅勒音譯為印地語。中國在北魏的《齊·姚敏書》中記載了它的種植和加工。羅勒莖呈四棱形,多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花分層旋轉,花冠唇形,白紫色,葉綠色或紅紫色,花簇鮮艷芳香。是種植園林玻璃和樹壇的絕佳地被材料。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九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