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是壹種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脂肪的禽肉,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脂、肥胖患者食用。
鵪鶉肉被認為適合營養不良、虛弱、貧血、頭暈、腎炎、水腫、腹瀉、高血壓、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等患者。豐富的卵磷脂可以產生溶血磷脂。
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和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具有健腦作用。
鵪鶉味甘,無毒,入肺、脾經,有消腫利水、補中益氣的功效。
鵪鶉蛋富含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賴氨酸、胱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鐵、磷和鈣等營養物質,
鐵、核黃素、維生素A的含量都是同量雞蛋的兩倍左右。
能補益氣血,強筋壯骨,是各類體弱病人、老人、兒童、孕婦的理想滋補食品。
此外,鵪鶉蛋的營養分子比雞蛋更小,更容易吸收利用。與雞蛋相比,鵪鶉蛋的膽固醇含量較低。
壹般每100克鵪鶉蛋的膽固醇含量約為515毫克,而雞蛋為585毫克。
用腦較多的人,每天可以吃5-6個鵪鶉蛋,最好是蒸或煮,營養吸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