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是桃金娘科植物幹花蕾(丁香)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古代多為雌丁香榨出的油)。
植物形態見丁香。
藥材為淡黃色或無色清亮油,具有丁香特有的香味。
暴露在空氣中或存放時間較長,會逐漸變濃,變黃。
不溶於水,溶於醇、醚或冰醋酸。
比重為1.038 ~ 1.060。
性味《綱要》:味甘辛,性熱。
功能主治暖胃腎。
治療胃寒疼痛、呃逆、嘔吐腹瀉、關節痛、疝氣痛、口臭和牙痛。
①《藥性考》:壯陽溫腎。
治腸絞痛和陰寒。
②王殿祥《生藥學》:用於脹氣、絞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風濕痛,神經痛,牙痛。
用法用量口服:滴入湯劑或酒窖中少許。
外用:擦患處。
藥方①治胃寒、呃逆、嘔吐:丁香油,揉胃。
②治療感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③暖腹除水止瀉:丁香油塗暖臍貼。
④消腫:在肚臍上塗丁香油。
⑤治療關節痛:丁香油擦痛。
6治口臭:丁香油擦牙齒。
⑦蟹毒排毒:取壹滴丁香油配姜湯。
(①以下為簡編)8蟲蛀性牙痛(非炎癥性牙痛)的治療方法:用小棉球蘸少許丁香油,嵌入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