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用的是新收割的晚稻。壹般粳米和糯米的比例是7: 3,所以年糕軟糯,還帶著米的香味,非常好吃。
做年糕的粉有水磨和幹粉兩種。水磨是將大米浸泡後用水磨成米漿,瀝幹水分至幹濕,搓成細粒。
然後放入蒸籠中蒸,再將蒸好的米線反復搗打。幹粉就是直接把大米磨成粉。制作時,先加入適量的水將粉揉成濕度恰到好處的粉末,然後放入蒸籠中蒸熟,再反復搗爛,再做成大小均勻的條狀。以前沒有冰箱,做好的年糕就泡在水裏,隔壹段時間換壹次水,可以放很久。吃的時候都是拿出來或煎或炸。
米糕的歷史
作為壹種食物,年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學家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水稻種子,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了。
在漢代,年糕被稱為“年糕”、“魚餌”、“糯米”。漢代的《方言》壹書中,“高”的稱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流行。古人也有壹個從年糕到年糕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