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別稱主要有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等。
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應節食品:
巧果: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
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酥糖:在我國壹些地方的糕點鋪,這壹天還要制作壹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