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起源是為了紀念屈原。具體如下。習俗包括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等等。

壹、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紀念屈原。傳說屈壯誌難酬,報國無門,祖國被侵,因而投江自盡。當得知屈原去世的消息時,當時的人們非常悲傷。許多人去汨羅江邊悼念屈原。

甚至有的漁民會把食物扔進汨羅江,希望這些魚蝦吃飽後不要咬屈原的屍體。這壹招被很多人效仿,有的人會用樹葉把自己的米包起來,放進河裏。

這個習俗壹直流傳下來,所以人們會在五月五日的端午節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第二,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在春秋時期出現在中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種類越來越多,比如臘肉香腸粽子、松子蓮子粽子、蛋黃火腿粽子等等。

2.龍舟比賽。

相傳,屈原投江後,漁民在江中劃船打撈屈原的屍體,但仍未找到。因此,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表達對屈原的哀思。

3.掛艾葉。

端午節,人們會在門眉上掛壹串艾葉,寓意驅除瘟疫和瘴氣。艾葉氣味芳香,能驅蚊、凈化空氣、殺菌。所以古代的人會在門眉處插艾葉,防止疾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