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n”是波斯語音譯,意為面包。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韃靼族的傳統民間主食。流行於新疆等地。饢皮呈金黃色,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面,但以少許鹽代替堿。
在新疆,饢有“三日無肉,壹日無饢”的美譽。歷史上,伽師人以打饢為生而聞名。最大的饢叫“艾曼克”,中間薄,邊緣厚,中間有花紋,直徑40-50厘米,被稱為饢王。
最小的饢叫“托卡斯”,厚度1 cm,做工最精細。還有壹種直徑約10 cm,厚約5-6 cm,中間有孔的“格吉得”饢。饢的種類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很豐富。
喀喇沁子饢營養豐富,在喀什歷史悠久。不僅味道好,而且長期存放也不會變質。是理想的“方便餐”。
饢是壹種圓餅。先將小麥粉或玉米粉發酵,揉成面團坯,然後放入特制的火坑(俗稱饢坑)中烘烤。饢有很多種,大約五十種。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囊、芝麻饢、切片饢、希爾曼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