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苦飯是“憶苦思甜”活動的組成部分。該活動旨在通過虛擬體驗新中國成立前的社會貧困,來證明幸福生活的正當性。飯菜的選材因地制宜,有的用玉米粉、地瓜幹、紅薯粉蒸。有的是用麩皮和玉米粉蒸的;有的是爛菜葉,芋頭花,南瓜花,蘿蔔纓或者。
70年代初,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經常以吃壹頓苦飯的方式對群眾進行“革命傳統”和“階級鬥爭”的教育。它的“程序”壹般是壹個貧窮的下中農或者是壹個在舊社會遭受了深仇大恨的老工人,他會講舊社會被地主資本家剝削壓迫的黑暗日子,講新社會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