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沖突的定義
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傳統觀點是,所有沖突都是不好的、消極的和破壞性的,必須避免或盡量減少。因為沖突意味著分歧和對抗,必然導致組織、團隊和個人之間的不和,破壞良好的關系,影響團隊目標和組織目標的實現。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人際關系在沖突理論中非常流行。這種觀點認為,沖突是所有團隊和組織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接受沖突,並充分發揮其對團隊和組織的好處。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沖突的互動觀成為主流觀點。這種觀點指出,過於和諧、融洽、平和、合作的組織往往是靜態的、冷漠的、變化緩慢的,可能使組織缺乏生機和活力,而適當的沖突有利於組織的健康發展。“鯰魚效應”非常直觀地展示了適當的沖突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