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摘自方冰城《易讀》卷三:“此治衛陽不足,風濕以虛治表。表裏風濕要靠風藥克服,發汗才能治好。這就意味著表虛有汗,即有風燥濕,不能再用麻黃、桂枝等藥物發汗,使表虛。防風和防身都是散表之藥,但壹個主風,壹個主濕,用法不同。方子裏,防風防身,不需要防壹個淋濕。但是,如果病因是表虛,如果它不能防禦陽,它就不能使病原體消失和恢復。所以在中國用黃芪幫助衛外之氣,用白術、甘草補土、補德,用生姜、大棗守營,這樣防身才能充分有效。服用後就像壹條在皮膚裏行走的蟲子,上半身濕漉漉的。或者腰部以下如冰,會讓妳微微出汗,下面的濕氣還是會從下面緩解。下半部雖邪猶在面,仍當以汗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