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代金薯的記載,陳震龍,福建長樂人,於萬歷21 (1593)年間到呂宋島(今菲律賓)經商,發現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不得不引種回國。但是當地有嚴格的法律禁止外賣。於是陳震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向當地人學習種植方法,終於在1593年,他們熟練地將電纜裏的“馬鈴薯芽”扭成壹團,偷偷帶回了中國。這是郭沫若《滿江紅》的詞,“我試著用藤筐航行,回到渤海勤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