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家常菜菜譜 - 蒿子粑粑的由來

蒿子粑粑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每逢寒食節,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蒿子粑粑是皖南壹帶的小吃,因其色調而得名。用清明前後才有的壹種艾草的汁拌進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面粉裏,手工揉勻,再根據各人喜好包裹進不同的餡料蒸制而成。

在中國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傳統糕點,制作方法及食用習俗與青團大同小異,皆為清明前後的糯米/粘米制食品。在廣東及臺灣客家地區稱為“艾粄”[1-2],江西客家地區稱為“艾米果”,在閩南及潮汕地區稱為“艾粿”,而廣府地區則常稱作“艾餅”[3]。制作好的青團食用起來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