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營養豐富,既可食用,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微寒,味甘,有益氣開胃、清熱化痰、通經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厭食、肺熱咳嗽、消渴。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錢進方》中寫道:“竹筍味甘無毒,能止渴、利水、益氣,可長期食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竹筍中所含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道水分的儲存,軟化糞便,便於排泄,起到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方便排便的作用。同時,其解毒功能還可以減少胃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還有竹衣(金竹莖的內膜)和竹精(新竹管腔內的汁液)也入藥。竹衣用於治療喉啞咳嗽,竹精用於治療汗斑。可以說“竹子全身都是寶,可以入藥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