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家常菜做法 -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麽?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麽?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中秋節、天中節,起源於古代對自然現象的崇拜,由龍舟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黑龍七夜》升至中天以南,處於全年最“中”的位置,也就是《易經》第五首:“飛龍在天”,那麽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麽呢?

1.春秋時期,楚懷王有壹位名叫屈原的忠臣。他主張聯合齊國對抗秦國,但因引發秦國貴族利益而遭到反對,最後被流放。

2.在流放的過程中,他得知楚國都城被秦國攻陷,於是投石自盡,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義二字。

3.屈原死後,楚國人民為了悼念他,把飯團和雞蛋扔到汨羅江裏,防止他被河裏的魚蝦咬傷。後來,這壹傳統被年復壹年地繼承下來,人們開始用楝樹葉包裹飯團,再用五顏六色的絲線包裹,慢慢形成粽子,於是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關於端午節吃粽子起源的介紹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