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毛薊
拼音:吉,部首:米,筆畫:13,繁體:薊,五筆:AQGJ。
解釋:
1,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多刺,羽狀葉,花紫紅色,瘦果橢圓形。全草被用作藥。又名薊。
2.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曾是周朝燕國都城。
3.薊縣,地名,在天津。
4.姓氏。
成分: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大薊。
書法中觀察到的每個字的筆畫順序
擴展數據:
1,薊[xi m: o j]?
釋義:俗稱刺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邊緣有小刺,花紫紅色。嫩的莖和葉是食用的,也可以用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有止血清熱之功。
2.大薊?
釋義:薊。
3.薊山【戚跡】?
釋義:也叫“秋吉”。古代地名。在北京西部德勝門外的西北角。
4.薊門[Jimé n]?
釋義:即薊山。
5.薊[cì jì]?
釋義:壹般指大薊和大薊。因為所有的葉子都有刺,所以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