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蕨菜致癌的研究,日本做得最深入,最早發現蕨菜裏有壹種叫“原蕨苷”的物質是致癌的,這也是日本人發現的。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進行過壹次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我們在幼年的時候吃大量的蕨菜,也會增加成年之後易患胃癌的風險。這樣的流行病學研究在日本、英國等世界各地都做過壹些,結果都差不多。甚至壹些盛產蕨菜的地方,因為牛吃了有蕨菜的草,產的牛奶也有可能含有少量的原蕨苷。不過,牛奶都需要高溫滅菌,這個過程中能夠讓蕨菜裏的致癌物質含量大幅度下降。
而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早在幾年前就關註到蕨菜致癌的事情了。他指出,“蕨菜致癌”有著堅實的科學證據支持,吃蕨菜會導致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變高,而蕨菜裏的“原蕨苷”是導致上述癥狀的罪魁禍首。早在壹百多年前,人們就註意到這種植物能造成牛的中毒甚至死亡,動物實驗也證實了蕨確實能導致動物的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