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道菜的來歷和典故
東坡肘子
歷史淵源
宋朝,蘇東坡曾到過江西永修壹帶,並為當地壹個農夫的
孩子治好了疾病。農夫為表感謝,特地留他吃飯。
席間蘇東坡吟了壹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 ”。
正在竈間做飯的農夫聽了,以為這是蘇東坡在教他怎樣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於是趕緊將豬肉和系肉的稻草壹起放進鍋裏去煮,後世稱為東坡肘子。
後來四川大學4位學生,改善並推廣了“東坡肘子”的制法。
備註:
蒸肘子是個關鍵步驟,東坡肘子的肥而不膩就靠它了。上鍋蒸壹個半小時。這期間可調佐料,炒鍋中倒入適量色拉油,燒熱後炒蔥姜蒜至出香味,放入桂皮、香葉、八角翻炒,然後加入適量水(水量基本控制在小火燒40分鐘後剩壹小碗為宜),再放入若幹冰糖、五香粉,兩三勺醬油,小火慢慢燒,最後剩那壹小碗湯汁就是調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