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對古生物的考證,證明恐龍的存在是迫切的。
事實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發現了禽龍,並將其與鬣蜥進行了比較,科學界才初步確定它是壹群已經滅絕的類似蜥蜴的爬行動物。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歐文創造了“恐龍”壹詞。英國恐龍來源於希臘語deinos(嚇人)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種“嚇人的蜥蜴”或“嚇人的爬行動物”指的是壹種已經滅絕的大型爬行動物(其實不是)。事實上,當時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以來,全世界七大洲都發現了恐龍遺跡。目前世界上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到800個屬(古生物學中的種和屬,與現代動物的分類並不完全不同)。後來中國、日本等國學者將其翻譯成恐龍,因為這些國家壹直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蛇是龍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