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人稱茭白為“茭白”。唐代以前茭白作為糧食作物栽培,其種子稱為茭白或刁胡,是“六谷”(_、粟、黍、高粱、小麥、茭白)之壹。後來發現有的茭白感染了黑穗病,植株無癥狀,莖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茭白。就這樣,人們利用黑穗病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把這種畸形的帶病植物作為蔬菜進行繁殖。現在,人們把那些健康的能抽穗結實的茭白視為退化的野生種。
3.茭白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粘壤土生長。古代茭白秋季壹熟,明代茭白夏秋季二熟。
4.茭白在我國從東北到華南均有栽培,太湖流域數量最多,著名品種均來自無錫、蘇州、杭州。味道鮮美,有壹定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茭白具有“除煩清熱,調理腸胃”的功效,還具有解毒利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