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舍利弗問經》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誌,亦不邪食。”是故佛制諸比丘弟子不可非時受食。然而經過了正法、像法時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況愈下,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亦談及:“越地安禪,夜作齋,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於午齋,相沿成習久矣!”
不非時食,是佛陀與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體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闡述,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對個人減少欲求的壹種修行。這種方式在開始的時候,身體會有壹定的不適應,慢慢也就習慣了。在家人可以持守八關齋戒,其中也有不非時食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