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人是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唐朝是指蒙古高原東部的韃靼部,又稱大丹、大輔,最早見於唐朝的突厥碑刻和壹些漢文記載。突厥的覆滅和維吾爾人的西遷,壹再為韃靼人提供了西進的機會。公元9世紀前後,韃靼人沿陰山南北邊界出現,壹直到河西、青海,與宋遼有交往,被稱為“阻蔔”。金代韃靼人主要居住在呼倫湖和貝爾池以西。1202年,成吉思汗徹底征服了韃靼。
宋元時期,韃靼成為蒙古各部的統稱。有的記載說蒙古人是“黑韃靼人”或“蒙古韃靼人”,或者按文明程度分為“熟韃靼人”和“生韃靼人”。13世紀,蒙古人西遷,韃靼之名逐漸西傳。俄羅斯也將中國境內說突厥語的民族稱為“韃靼人”。在明代,從元順帝撤大都到李丹汗時期,漠南、漠北的蒙古人也被稱為“韃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