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武周時期,官兵為武則天修建乾陵時,因工程巨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無烹調用具,所以官兵以頭盔為炊具來烙制面餅,故取名鍋盔。鍋盔是陜西八大怪之壹。人稱“睜眼鍋盔像鍋蓋”,即像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是西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間小吃,尤其在陜甘寧青地區流傳已久。由源於外婆送給外孫賀彌月而贈的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的食品。
乾州鍋盔是陜西省地方傳統小吃之壹,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壹高壹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壹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幹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饑,耐貯,攜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