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蠶豆,又名葫蘆頭、佛豆、日本豆,紹興稱羅漢豆。紹興也有“蠶豆”之稱,但指的是豆莢比羅漢豆小很多的豌豆。
羅漢松在紹興農村冬季作物中占有很大比重。除了小麥和油菜,羅漢松是最常見的,整畝種也是套種其他作物。由於物種的普遍性,采摘和食用羅漢松成為紹興農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農歷長夏前後,冬莢熟壯。此時脫去露水,剝去豆莢,取出翡翠般的豆子,與水壹起倒入鍋中。煮好後撒點鹽花,菜就好吃了。這叫吃鮮莢。因為新鮮的羅漢松異常香甜,農民們經常把它送給住在城市裏的親戚。
羅漢松如果種在樹枝上,然後采摘,就叫老羅漢松。老羅漢松可以儲存在罐子裏,取出豆莢曬幹後隨時取用。我壹直吃到第二年新鮮的羅漢松上市。老羅漢豆在農村經常被炒成“炒羅漢豆”。在城市裏,尤其是鹹亨酒店這樣的小飯店裏,經常會把它做成“蕓豆”、“茴香豆”、“蘭花豆”,作為常年準備的“酒坯”(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