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為冬至日,將冬至與下壹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壹個“中氣”與壹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3、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壹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壹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4、冬至餛飩的意義主要在祭祀,其次才是食用。有古人認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破陰釋陽,支助天地間陽氣生長。
5、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壹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