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歷史
益陽年糕制作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更早的《益陽縣誌·同治》十年版《益陽縣誌》記載:“大河米白而大,故制作加工大河米、谷米米二百杯,需蒸三次,軟而適口。省裏總叫益陽團子,在其他縣最有名,本地商人遠到別處送禮。”《江西特產1982版》、《江西風俗特產1986版》詳細記載了“益陽鍋巴白如霜,透明如玉,有光澤,韌性極佳,無疑優於各地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