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小盒餛飩,1香菇,4根玉米筍,3根胡蘿蔔,1香腸,面條適量,香菜少許,鹽適量,味精適量。
1,香菇去蒂,胡蘿蔔切成花紋。
2.取壹壺水,水開後,先放入去掉花紋的空心胡蘿蔔片和蘑菇。
3、水滾壹遍,下面還有玉米筍,和小胡蘿蔔。
4.第三次滾餛飩加調料,完成。
5.香腸單獨煎或烤,切片放置。
6、面碗,香菜清洗後可以放在上面。
雲吞和面條
雲吞面俗稱餛飩面。由於“餛飩”壹詞在粵語中與“餛飩”諧音,港澳及廣東部分地區常寫雲吞面,是當地著名小吃,屬於粵菜。在廣東、臺灣省等地很常見。煮廣東雲吞雞蛋面,加熱湯即可食用。
廣州人說的餛飩,就是北方人說的。據說是唐宋時期從湖南傳入廣東的。宋代高州《群居解易》壹書記載:“嶺南地暖,冬天吃餛飩好,常有點吵,須用扇子吃。”雲吞面正式傳入廣州要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
相傳壹個湖南人在廣州雙門第(今北京路)開了壹家三楚面館,專做面食,包括雲吞面。只是那時候的餛飩很粗糙,基本只有白開水湯面和肉餡。後來幾經改良,用蛋液和面粉搟成薄皮,塞肉末、蝦米、韭菜,自成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