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的食性可以從牙齒的形態類型來區分,如鹿、羊、牛等食草動物,它們的冠面是月牙形的牙齒,只像脊狀的牙齒;老虎、狗等食肉動物有壹對明顯的犬齒,臼齒呈三錐狀(筆架狀);豬、大熊貓、猿等雜食動物的犬齒退化,臼齒呈丘狀。磨牙牙冠形態的變化程度可以相對判斷生物進化的順序。比如冠型越復雜,這類生物的進化程度就越高。
哺乳動物牙齒化石主要產於新近紀和第四紀下部,原始種來自古近紀,華北產較多,華南次之。壹般來說,化石化程度高、牙面琺瑯質光亮致密、牙齒破碎的牙齒化石可作為觀賞石,如果附著在堅固的圍巖上或下頜附著成排的牙齒,價值更高(圖9.60)。